您当前的位置:教育频道  >  四川教育
如何让孩子像沉迷游戏一样爱学习
http://www.newssc.org 】 【 2017-03-31 10:25 】 【来源:成都商报 】
推荐阅读

中科院教育专家说:妈妈只需做这件事 让孩子变学霸

人物简介:张旭玲老师,金色雨林特邀专家,中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参与编著家长教育系列书籍《“三宽”家长教程》曾担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家长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青少年脑科学与学习”课题组专家。

截至昨日,在百度上以“小学生 电子游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能查询到149万个相关结果,无数篇网贴在陈述着孩子对电子游戏的沉迷,这在全民互联网时代似乎已变成了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以“小学生 学习能力”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功能查询到768万个相关结果,无数的家长在网贴中追问:“如何能让孩子主动学习?”有家长在评论中叹息:“孩子要是能像沉迷游戏一样爱学习,就好了。”

昨日,中科院教育专家张旭玲老师却说:“家庭教育引导方式,实际上决定了孩子能否像爱游戏一样爱学习。”家长要向游戏的开发者学习,了解怎样的激励机制才能激起孩子学习的动力,让孩子秒变学霸。

“父母面对家中7岁幼儿,教育时要看到的不止是当下,还有未来。”张旭玲说:“家长需要看到的是孩子未来15年的成长。”4月8日14:30,金色雨林(成都)大型育儿讲座将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厅(武侯区新生路5号)举行。张旭玲老师将就如何培养自主的学习意识?帮家长剖析孩子坏的学习/生活习惯背后的原因。

家长应向网游开发者学习

中科院教育专家揭秘

如何促使厌学娃娃秒变学霸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青少年脑科学与学习”课题组专家张旭玲说:“精美的画面,魔幻的情节并不是游戏吸引孩子的关键。”网络游戏的吸引力还来自于孩子能从中收获的成就感(只奖励不惩罚的运行机制),目标的细化以及非任务式的完成。“如果家长每天跟在孩子后面说,今天游戏必须打到10级,不打完不许睡觉。”张老师假设说,“这样,虽然有了充足的时间去投入,但显然孩子对游戏的热情反而会降低。”

在张老师看来,就像网络游戏对孩子的满足感一样,孩子学习的外部动力同样来自于荣誉感、好胜心,避免惩罚,取悦他人(家长、老师)以及获得奖励。“首先要让孩子获得学习的动力,进而要让孩子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来,家长需要向游戏的开发者学习他们制定出的激励机制,并灵活运用到对孩子学习的激励中。有家长提问“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考试没考好,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情绪低落怎么办?”张老师表示:在应试教育的这个体系里面,孩子能切身感受到周围的竞争压力,家长要帮助孩子提升他的学习能力来提升自信。

“学习能力”成为了张旭玲老师反复提及的关键词,据了解,对于孩子来说,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课业的能力。他们所涉及的心理过程十分复杂,包括感觉运动、知觉和知觉动作统合、语言、思维、自我监控。

以回溯式的教育寻找最佳的教育方法

家长面对7岁幼儿

应看到未来15年的成长

“在30多年教育工作中,我曾经做了8年的青春期教育。”张旭玲说,无数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事例鲜活地出现在这8年时光中。张老师说:“教育是回溯式的。”当我们站在孩子成长的初始,很难预估到未来的发展,但当我们站在孩子青春期再向以往回望,就会发现家长教育孩子方法,哪些是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促进的作用。

“中学阶段,外在的因素已经很难再变成孩子学习的动力。这个阶段真正起到决定工作用的,是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注意力以及时间管理能力。”张旭玲说,这三项能力都与孩子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而这时,家长其实会注意到,学习力对孩子的影响已经不仅在小学,更在于未来。等到了中学阶段,再来纠正孩子的行为,实际上效果已经是事倍功半。张旭玲表示,“在孩子能力发展的不同时期,不仅存在敏感期,同时还存在最佳干预期。”父母应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就帮助孩子“塑造一个会学习的大脑”。

妈妈陈女士陪着小学二年级的小静在台灯下写作业时,小静一会玩橡皮,一会又要吃糖果,写出来的数字6错写成了9,8错写成了0。陈女士说,孩子太爱耍,这样的作业量明明不大,孩子却磨磨蹭蹭的做到了半夜11点。张老师说“有很多妈妈告诉我,孩子在学习方面存在各种问题,例如写作业磨蹭、考试粗心、观察事物不细致、阅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

如何让孩子远离“小马虎”“小磨蹭”?张旭玲说,很多家长以为这是孩子的主观问题,然而在责罚多次却依然没有成效。其实,这是孩子学习能力上的不足。需要对孩子有客观的认识,并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读。

“本次公益讲座取源于实践和大量案例。”张旭玲老师表示,希望能帮家长们打开一扇新的窗,以从未想到的角度,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着眼于当下展望于未来!

原标题:能让孩子像沉迷游戏一样爱学习 

编辑:郭晓彤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