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育频道  >  四川教育
爸妈的焦虑会传染给孩子
http://www.newssc.org 】 【 2017-04-12 09:13 】 【来源:人民网 】
推荐阅读

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为深陷“减肥”矛盾的母子支招

“现在回家吃饭就是折磨。”高三的小廷抱怨说。他感觉自己吃得够多了,但妈妈不理解,总是逼他“补充营养”。妈妈伤心焦虑,担心儿子的身体营养跟不上,影响高考备考。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咨询师表示,父母的焦虑情绪会传染给孩子,建议用关怀代替要求,缓和家人心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

通讯员冯清梅

案例:“减肥”引起的亲子之争

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咨询室里来了一位焦虑的高三学生妈妈。

小廷,男,某中学高三学生,星期一至星期五住校,周末回家。和很多高三学生家庭一样,小廷妈妈非常的焦虑。焦虑孩子的营养、担心孩子的身体。

小廷在初中时是个小胖墩,为此在中考体育考试时吃了亏,1.6米不到但体重却是75公斤的身材,跑1000米,累死累活地没拿到满分。妈妈经常督促他要减磅。他也下了决心减肥,不但戒除了零食,也注重节食,每餐只吃一碗米饭。高一的时候,小廷一下子长高了,体重也下降了,如今1.76米体重却是63公斤。他觉得幸福来之不易,便坚持着节食的习惯。现在高三学习压力大,妈妈想给他补营养,每当周末孩子回家,妈妈就做一桌子菜。但不管妈妈怎么劝,小廷吃一碗就说饱了,剩下很多菜。平时周一到周五,妈妈给孩子打电话也总是说,多吃点,别减肥了。

虽然孩子总是说已经吃了很多了,但妈妈总觉得孩子仍在减肥。妈妈认为小廷为了控制体重,没怎么多吃,虽然孩子体重没变,但妈妈觉得孩子看上去越来越瘦。有一次周末在家,在妈妈的劝说下,小廷吃多了一些,结果一下子肠胃不适,送到医院打点滴。小廷回家后跟妈妈大吵一架。小廷说自己的学习已经压力很大了,回到家还得听妈妈没完没了的唠叨;他已经吃得够多了,但妈妈不理解,总是逼他,“现在回家吃饭就是折磨”。

妈妈很伤心,明明是为孩子好,但是孩子不但不领情,还埋怨自己,小廷觉得妈妈简直就是添乱,还给自己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妈妈很焦虑,既不敢直接说让孩子多吃点饭,又担心他的身体营养跟不上。“现在他高三要面临高考,身体营养不够,精力不足,必然影响学习效率,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小廷妈妈不知道如何是好。

 

分析:“吃好”给孩子带来压迫感

心理咨询师冯老师说,高考,在很多爸爸妈妈眼中是人生很重要的节点,一切都为高考让路。为了让孩子在这个重要的考试中能考出最好成绩,爸爸妈妈可谓是铆足了劲,尽可能地扶上马再送一程。孩子学习压力大,爸爸妈妈压力也大。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都想做好后勤保障,让孩子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地学习复习。但是现实常常是事与愿违。看得出,小廷妈妈非常关心孩子,想在高三这段特殊时期,为孩子多做点事,陪伴他一起走过高三复习这段时间。但是,把所有关心都集中在吃饭这件事上,仿佛只有让孩子吃好、长好才算是关心,而这恰恰又给孩子带来了压迫感,带来了压力。爸爸妈妈的期待和苦心,没有给孩子带来感动和动力,反而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带来负面效果,让孩子既心疼又厌恶。

对于曾经是小胖墩的小廷来说,他或许更喜欢现在自己偏瘦的身材,但是妈妈经常问:“想吃什么?这几天累不累?早晨起那么早晚上睡那么晚吃得消吗?”这也给孩子带来暗示,仿佛他不多吃点,就会影响学习效率。妈妈越是努力地劝说孩子“吃多点”,在孩子看来就越是成了“唠叨”和“逼迫”,成了“添乱”。

这次吵架,可能是一个长久的情绪积累爆发。妈妈平时吃饭时劝,电话中各种劝,从孩子的角度看,他觉得自己已经改变了很多,他做了能做的,时间久了,还是换来妈妈的不信任和劝说,孩子会觉得不知道要再怎么做了,他会感到焦虑、逼迫,无可奈何,烦躁。最后导致了这次吵架。

建议:用关怀代替要求

冯老师表示,体重的增加就和学习成绩提高一样,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说提高就能提高的。有时孩子觉得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早起晚归、挑灯夜战;学习也很自觉,怎么成绩就是不见提高呢?为此,孩子和家长同样会焦虑、失望。

“我想,在吃饭上,孩子已经尽力在做了,小廷妈妈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冯老师举例说,比如孩子回到家,和爸爸带他去玩一上午,或者陪孩子聊天,创造机会让孩子释放学习的压力。平时给孩子打电话时,可以多讲一些家里发生的趣事和周围见闻,给孩子沉闷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些放松;当孩子想要安静独处时,给他空间,不增添额外的压力。或者,可以直接对儿子讲:“你高三了,压力大,妈妈很关心你,想为你做一些事,陪伴你,你希望我做哪些事呢?”

有时候,孩子也会焦虑、情绪波动。这时,爸爸妈妈首先要淡定,因为如果爸爸妈妈自己不淡定,可能会给孩子添堵,结果越帮越忙。为了让孩子不焦虑,爸爸妈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做到不焦虑。爸爸妈妈不焦虑,孩子也能放轻松。

“上学就像旅行,如果把高考作为一段旅程的终点,高三只是这段旅程的一段路,孩子很自然地就走过来了。这段路可能崎岖、但也可能是坦途,没有什么可怕的。”冯老师最后说:“一切顺其自然吧。”

原标题:爸妈的焦虑会传染给孩子

编辑:张静
分享按钮
相关新闻